close

給妳猜
是吐司還是蛋糕?

自己在拍照時
乍看之下有點時空錯亂頭昏腦脹
以為是吐司哩


今天天氣涼涼
正適合做手部運動
於是為了一個半月後(不想被胖同學笑的太厲害)
再次來做戚風蛋糕
我想這次我可以大聲的說
我做的不是淒風蛋糕了


就是中間這個洞
有了這個中空模
似乎隨便做都隨便成功(是指有像個蛋糕啦)


我知道它還不夠好
看到幾個大泡泡的遺跡
剛剛吃了這塊
還真是ㄉㄨㄞ ㄉㄨㄞ的喔
濕潤細緻好好吃


這就是我之前執著使用的8吋壽糕模
並非不能用 使用有些技巧
我以前學基礎麵包的張老師給了我非常有用的指導
"日式戚風配方含水量多,比較適合用中空模,若要用固定模底部墊紙會凹陷,可以墊小張一點,這樣麵糊抓著模子向上長會比較穩固,也不會倒扣時沒有抓著模子而收縮,必竟墊紙只為了好脫模,在側面脫模後只要讓空氣進入底部,用力一敲就會出來了"
我烤到第三個才有這個認同"底部墊紙似乎會影響"
而和凱特在電話中不停的討論
也有了這個結論
"壽糕模的材質比較厚也有影響"


有了它
人生從黑白變彩色的

今天還是用福田淳子書中的配方
吃膩了香草的加上到時要交的作業是"可可戚風"
還是選用17CM的配方來做(雖然模子是20CM的)
因為冰箱還有3個蛋黃等後發落呢
而可可戚風因為可可粉的油脂容易讓蛋白消泡
所以是用5個蛋白(現在我總共有5顆蛋黃了)
特地還將水及油先隔水微微加熱
讓它們跟蛋黃更容易結合
糖也很仔細的確定打到溶解才加油及水
動作輕且柔的拌入粉類
不過
拌好的可可麵糊真比香草麵糊稠一些呢

自己亂想說可可容易消泡那蛋白打硬一些好了
打硬一些果然在混合兩種麵糊時比較不容易
所以在入爐前的輕輕一敲
似乎沒啥氣泡被震出來(今天似乎也震的有點小力)

以175/150烤30分鐘檢查有沙沙聲
但是A老師說要等沙沙聲消失才可以出爐
於是再訂5分鐘果然沒有沙沙聲
出爐
輕輕一敲
沒有縮



我想這樣的洞洞是我自己可以接受的
因為
我看書上照片的洞比我還多還大
接下來
可以變換液體口味來變換戚風的口味
真是太棒囉

做完蛋糕去寄國際包裹
因為攪蛋黃糊時有努力
打蛋白是用小百靈(拇指要按開關,手還要模仿小銀旋轉)
最後仔細攪拌兩種麵糊也有努力
在郵局有資料要填寫時
右手竟然寫字會抖ㄝ
Q太太
妳看到我寫我家的英文地址就知道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 的頭像
    wh

    戀戀北投

    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